市面上能够制冷和制热的设备比较多,在家用方面空调的占有率非常高。随着人们对舒适性、节能性、环保性、安全性等要求的提高,空气能热泵成功跻身暖通市场,并且受到很多用户的追捧,成为当下最火爆的节能环保型采暖和制冷设备。目前,很多用户对空气能热泵和空调无法真正区别开来,在选择时不知所措,二者之间有哪些主要的差异呢?
差异一:舒适度不同
空气能热泵和空调都能很好地制冷和制热,空气能热泵在室内采用水循环,空调在室内采用氟循环,因此舒适性上差异比较大,使得两者之间的使用效果的差异也很大。
在制冷时,空气能热泵采用水循环制冷,将管道中的循环水降温至15℃-20℃,从而吹出凉风供室内制冷,而空调采用氟循环制冷,将管道中的氟利昂降温至7℃-12℃,从而吹出凉风供室内制冷。两者之间输送给风机盘管的温度不同,出风的温度也不同,虽然都能达到制冷的效果,但是与人体温差越小的风机盘管出风温度,会使人体感受到的舒适度越高,并且对室内的湿度影响也会更小,因此空气能热泵比空调制冷更舒服。
在制热时,空气能热泵有多种末端可以选择,常见的末端有地暖和风机盘管,还有暖气片作为末端,不过使用者比较少,众所周知地暖是所有采暖方式中舒适度最高的,热量由低处向高处传递,人体有着“温足而凉顶”的感受。反观空调只能使用风机盘管制热,热风由高处向低处传递,人体有头热脚凉的感受,并且热空气向上飘动,使人体产生不舒服的感受,因此空气能热泵比空调制热更舒服。
差异二:低温工况不同
普通空调在0℃的时候,制热能力就会明显减弱,在零下5℃的时候几乎就无法制热了。而空气能热泵在零下25℃依旧能够正常制热,部分机型在零下35℃也能正常制热。
空气能热泵遵循GB/T25127标准,名义制热工况是室外干球/湿球温度-12℃/-14℃,超低温制热工况是室外干球温度-35℃。而普通空调名义制热工况是室外干球/湿球温度7℃/6℃,低温制热工况是室外干球/湿球温度2℃/1℃。可见,空气能热泵和空调有着相同的工作原理,但是空气能热泵能够在更低温的环境下运行,在我国的东北、西北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差异三:使用寿命不同
空气能热泵最开始服务于工业和商业比较多,家用比较少,在进行技术调整之后进入家庭使用,不过空气能热泵需要应对不同的使用环境,有着更强的适应能力,因而压缩机的承压性更强、合金的耐腐蚀性更强,而大部分空调使用几年之后就容易出现大修的情况。空气能热泵的使用寿命均在15年以上,而空调的使用寿命大多在12年左右。
差异四:设计重心不同
空气能热泵通过低电量驱动压缩机做功,从而获取空气中低品位的热量来制造热水,从而达到采暖和制造生活热水的功能,空气能热泵在较低温度下,能效比高于普通空调,制热衰减度较小。空气能热泵有着相应的设计规范,制热能效要求为-12℃环境温度下,制热能效COP≥2.4,在-20℃环境温度下,制热能效COP≥2.0。而空调的主要功能为制冷,次要功能为制热。可见,空气能热泵的设计重心在制热,空调的设计重心在制冷,相比之下空气能热泵制热的能力强于空调,但是制冷的能力不弱于空调。
差异五:压缩机动力不同
空气能热泵和空调的主要动力都来自于压缩机,压缩机的能力决定了设备运行的状态。空气能热泵采用喷气增焓技术、二级压缩技术以及变频技术的压缩机,能够抵抗更低的环境温度,而空调采用普通的压缩机,在0℃以上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一旦到了0℃以下的温度,大部分空调就会出现化霜困难、耗电量升高以及停机的问题。可见,空气能热泵的压缩机强于普通空调的压缩机,当然在价格和性能上就存在很大的差异。
差异六:耗电量不同
空气能热泵和普通空调都采用“逆卡诺原理”,利用空气中的热量,但在冬季使用时,耗电量差异巨大。空气能热泵利用喷气增焓技术、二级压缩技术以及变频技术能够从低温空气中转换低品位的热能并加以利用,通俗地讲:空气能热泵消耗1度电就能产生3-4倍的热能,在使用地暖作为末端的前提下,使用空气能热泵制热的费用仅占空调制热费用的25%-35%。可见,空气能热泵制热时的耗电量小于空调,在制冷时的耗电量与空调相当。
总结
随着采暖和制冷设备对清洁能源设备需求的增加,该类设备更加重视节能性、环保性以及安全性等因素,空气能热泵刚好满足这些需求,因此才能在暖通市场中快速崛起,并得到大量用户的认可。虽然空气能热泵初期投资费用比空调会高一些,但在长久使用的条件下,空气能热泵后期的使用费更加便宜,加之长寿命的特点,空气能热泵的优势也就更大了。当然如果对制冷和制热需求比较小的用户来说,空调已经能够满足需求,此时选择空气能热泵就稍显浪费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修优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xintc.com/506481.html